【文脉华章】习言道|这里的雨,习近平挂念在心

2024-06-09 15:33:43 | 来源:泰州日报

字号变大 | 字号变小

  图为“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 理论创新的根本是服务人民实践所需,理论创新的真理性要在人民实践中得到检验;理论创新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为根基,坚持自信自立,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;理论创新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,更不能刻舟求剑,要始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、不断推进,进而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;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,也不是逻辑推演出来的,而是对重大时代问题哲学反思凝练升华的结果;理论创新不是简单堆砌,而是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谋划、整体性推进的系统过程,掌握并运用系统观念是其内在要求;理论创新不是自我封闭和孤芳自赏的哲学反思,而是胸怀天下的理论创造,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,在开阔视野中坚定文化自信,以期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。摄

  

 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题:这里的雨,习近平挂念在心

  “我们又见面了。”

  “很高兴见到总书记!”

  “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?”

  “是的,总书记,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。”

  这是2019年9月29日,习近平总书记与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一段对话。

  在当天举行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,习近平为樊锦诗颁授“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”国家荣誉称号奖章,并询问敦煌近况。

  这是时隔一个多月,两人又一次见面。当年8月19日,习近平到甘肃考察调研,第一站就到了敦煌莫高窟。当天,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,会上,樊锦诗谈到可能影响敦煌文物保护的因素,其中就提到了水对壁画的潜在影响。

  “您说的自然灾害影响有哪些?”“近年敦煌下雨多了?”……关于敦煌的文物保护,习近平不时追问,且问得很细。

  按照樊锦诗的说法,“他关心的,都是敦煌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”。

  这场座谈会结束后,即将离开会议室的习近平还驻足叮嘱:“世界文化遗产,保护好是第一位的,旅游是第二位的,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,不能过于商业化。”

  保护好是第一位的,这是习近平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一以贯之的态度。

  在河北正定工作时,看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写的名碑“本命长生祝延碑”上沾满泥土,缺乏保护,他严肃批评主管领导,“我们保管不好,就是罪人,就会愧对后人。”

  到福建福州任职时,得知林觉民故居面临拆除风险,他亲自主持现场办公会一锤定音,“要在我们的手里,把全市的文物保护、修复、利用搞好,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,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,传给后代。”

  到浙江工作,习近平曾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,生动阐释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,“我们强调保护,并不是对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捂得严严实实的,一动也不能动,而是要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,通过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来实现更好的保护。”

  ……

  十八大以来,无论是召开会议,还是考察调研,谈及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,习近平总是时时放心不下。

  “一些地方热衷于改老地名,喜欢起一些洋气一点的地名,如‘曼哈顿’、‘威尼斯’、‘加州1886’、‘玛斯兰德’等,五花八门,与中国历史文化协调吗?”

  “博物馆建设不要‘千馆一面’,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,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。”

  “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,都有敬畏之心。人才活几十年?它已经几百年了。”

  字里行间,意味深长。

 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,说起来既宏大又具体。往大了说,这事关文明的传承,根脉的延续;往小了说,就是留下一条街、护好一座城,就是对一棵树的敬畏、对一片雨的挂心。

  |出品人:陈陆军

  |总监制:张明新

  |总策划:俞岚

  |策划:吴庆才

  |统筹:马学玲

  |执笔:阚枫

  |校对:孙静波

  |视觉:李雪瑶

  |中国新闻网“习言道”工作室出品

【编辑:李岩】

下载央视网APP客户端,随时随地看新闻!

layer
快乐分享